晚上六叔加盟,给了1000块的技术支持费。
    第二天卖菜到手0,去掉50块钱的包子,去掉毛驴的380钱……
    铁皮炉子和煤球厂的炭,都是壮汉们赊欠,暂时无需计算。
    “差不多有一千六百块。”
    余阳心中有了谱,当即驱车来到韩垓。
    这里也有一座砖窑。
    虽说同行是冤家,但双方都被洪水冲过,只是老余地势洼,窑洞垮塌,加上资金短缺,没能快复产。
    而这边借助老余修砖窑找来的大师傅,几天就搞定破损。
    所以有点交情。
    闲聊片刻,姓鲁的厂长当场给出保本价,每块红砖一毛五。
    余阳当即订购了1万块红砖。
    然后每块红砖装车加5厘钱,卸车加5厘钱,相当于总款加一百,送货上门。
    忙完这些,跑余瘸子家归还骡子,顺便牵走自家的小毛驴。
    然后套上木排车,再装上积攒的豆苗,带着三哥四哥五哥,一起前往佛陀庙。
    今天要卖的豆苗,包括昨天上午剩下的6大筐,昨天下午种出来的10大筐,今天早上种出来的10大筐。
    26大筐豆苗,在木排车上摞了老高。
    如果全销光,至少有两千四的进账。
    “这还只是东屋和堂屋的火炕,总面积3厘,约20平方。”
    “等院子里的级大火炕投产,长50米,宽30米,差不多有1500平,咱怕不是轻轻松松就能日万……”
    “不,一天竟然能赚20万?!”
    余阳以为算错了,掰着手指再算算,瞬间干劲爆表。
    要什么砖窑,搞什么工程,炒什么金融股票,种菜才是王道。
    说不定再等两年,咱还能拿补贴,走绿色通道。
    “这未来,简直不敢想象!”
    余阳豁然站起身,扬手挥鞭,“冲鸭!”
    吃饱喝足的小毛驴,抬起四蹄,在坑坑洼洼的乡间土路上,脚步如飞,扬起一长串烟尘。
    ……
    余家村。
    蹲在村口晒太阳的老头老太们,集体目送余阳架着驴车离去,旋即议论纷纷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