然后,接着出主意“姑娘,我们可以利用我脑中的先进知识,给你换个郡主身份,那样你找夫婿的选择余地就更大了,没准皇上会赐婚呢。”
    赐婚在皇权时代是比较好的选择,尤其类似黛玉这种情况,起码背后嚼舌根的人就得掂量、掂量。
    “招婿不好吗?”
    林家要传下去,孩子得姓林,所以黛玉才有此一问。
    招婿到底好不好先不说,这倒是个好问题!
    林如海,探花郎出身,不聪明吗?
    他没想过给黛玉招婿吗?
    肯定想过。
    甚至他曾经想过从族内过继嗣子。
    但终因现实条件的限制,在反复权衡利弊后放弃了。
    林家衰落不可避免,未来将无力约束赘婿,到时候恐其反客为主,侵吞财产。
    赌女婿的人品和忠诚?
    开什么玩笑。
    林如海不认为他赌得赢。
    跟现代社会一样,富家女就是招婿也不会扶持女婿。
    不然岳父一死,没了约束,富家女不就倒霉了。
    让女婿永远扶不上墙,依附女儿而活才是上上策。
    如今又有了新选择去父留子!
    权利一点不少,义务却没多少。
    可古代行不通。
    过继也行不通。
    跟招婿一样,很是依赖宗族操作。
    但林家族人才是侵吞控制,夺取林家家产最大的威胁,甚至为此杀了黛玉也不稀奇。
    如此对比,贾府就是一个好选择了。
    起码老太太确实疼爱亲外孙女。
    黛玉身子骨弱,贾府资源雄厚,请得起太医,医疗条件优渥,不会亏了她。
    而且完全可以借机以‘托管’的形式变相转移财产至贾府,避免被宗族强占,能保证女儿的将来。
    还可能与宝玉联姻。
    公侯家的公子,怎么也比招婿选到的普通男子更配黛玉。
    黛玉不是有才、有貌、有钱就能配个好男儿的。
    她作为‘丧妇长女’,在古代属于‘五不娶’之列。
    在婚嫁市场上非常受歧视。
    贾母有诰命在身,由她亲自教养黛玉,可为其抬身份,能尽量摆脱这种歧视困境。
    林如海自处权力的漩涡,早就预判到了新皇对他的清算,将黛玉送入贾府也有‘托孤避难’的意思。
    林如海很爱、很爱黛玉。
    一切都为她考虑周全了。
    不续弦、不立嗣、不招赘,专注黛玉积累文化资本与政治背书,助其争取自主空间。
    贾雨村就是为黛玉请的老师,诗书典籍像男子一样学习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