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古之时,九华山所在之处乃是一片无垠汪洋,浊浪翻涌间,隐约可见万千妖兽在其中沉浮。
    某日,天庭大力神只“九华元君”
    踏着天河星辉而来,见此地灵气充沛却混沌未分,遂挥动混元金斗,将九座仙山自海底拔起。
    九山如莲瓣般舒展,山间云雾缭绕,溪涧纵横,终成“九子山”
    。
    然而,此地仍缺一缕佛性真火。
    恰逢太上老君骑青牛巡游,见九子山形似天地胎膜,忽有感念:“此山可孕佛根,然需引灵泉润之。”
    言罢,太乙神杖轻点,九道金光贯入地脉。
    刹那间,九子山腰裂开九道玉沟,清泉如银河倾泻,汇聚成“龙湫”
    “虎跑”
    等圣泉,山石亦泛起琉璃光泽。
    贞元十年(794年),新罗王子金乔觉踏着东海浪涛,历经风霜,终至九子山。
    他面容清癯,眉间蕴着宿命的纹路,手中紧握半截枯木佛珠。
    此番东渡,他舍弃王位,誓要以肉身证道,寻觅地藏菩萨的踪迹。
    山中猛虎见他孤身行来,咆哮着扑至近前。
    金乔觉却不避不让,反而闭目诵经。
    虎王被其佛性所慑,竟匍匐于地,温顺如幼兽。
    自此,九子山多了一景——“伏虎禅师”
    的传说。
    金乔觉在山腰凿洞修行,以泉水解饥,以野果充饥。
    某夜,他忽见泉中映出万千佛光,却听泉底传来呜咽之声。
    原来,此泉原是地藏菩萨的“轮回镜”
    ,因尘缘未了,镜中轮回不断。
    金乔觉以袈裟沾水,画出《地藏十轮经》的符咒,镜中哀嚎渐息,泉水愈清冽。
    修行至第七十五载,金乔觉已能化身金光游走山川。
    某日,他见山脚村落瘟疫横行,百姓面黄肌瘦。
    正欲施救时,忽见九天之上降下一道青光,化作老君虚影。
    “金地藏,汝之慈悲可撼天地,然佛法未全,需借龙珠洗髓。”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