杜心蕊的言辞中流露出一丝无奈和无尽的惋惜。
    “难道仅仅是因为广州的那个女人吗?亦或是你们之间的感情早已如那破碎的镜子,出现了无法弥合的裂痕?”
    杜心蕊似乎还欲言又止,但话到嘴边却又生生咽了回去。
    少司命见此情形,赶忙宽慰道:“你先歇息一番吧,毕竟你并非要在此地久留,我们有的是时间慢慢聊。”
    杜心蕊的小店犹如风中残烛,经营状况惨淡至极,每日的收入恰似那涓涓细流,难以支付那如洪水般汹涌的费用。
    尽管如此,她仍如那在悬崖边苦苦挣扎的人,勉力维持着这摇摇欲坠的生意,靠着从广州带来的些许积蓄,如那寒夜中的孤星般艰难度日。
    这些积蓄在这北方的小城镇里,虽如杯水车薪,但也聊胜于无。
    毕竟,她所做的生意微不足道,仅靠小本经营聊以糊口罢了。
    虽然她的积蓄足以支付这笔费用,可她内心深处却如那惊弓之鸟,怎敢去冒如此巨大的风险。
    少司命完全能够想象得到刘铭和杜心蕊在北方的生活是何等的模样:生活平淡如水,毫无激情与波澜,恰似那平静的湖面,没有一丝涟漪。
    这种生活对于年轻人来说,犹如那沉重的枷锁,让人难以承受。
    仿佛在二十多岁的年纪,他们就已能预见自己八十岁时的沧桑面容。
    这对于男人来说,无疑是对耐心和野心的一场残酷考验。
    毕竟,男儿的志气犹如那熊熊燃烧的火焰,怎会因一个女人的爱情而轻易熄灭。
    这似乎是一个被人们老生常谈的问题,长久以来一直被反复提及。
    然而,刘铭是否真的爱杜心蕊,少司命却如同那在迷雾中迷失方向的人,无从知晓。
    因为他从未亲眼目睹过他们之间的爱情,只能通过杜心蕊的只言片语和自己的凭空想象来进行揣测。
    事实上,一直以来,少司命都觉得自己在感情方面宛如一张白纸,一窍不通。
    他的感情之路之所以崎岖坎坷,绝非命运的戏谑,而是因为他的心智宛如稚嫩的幼苗,始终未能茁壮成长。
    可以说,无论是少司命还是杜心蕊,在情感的领域里,他们都恰似初涉世事的孩童,懵懂无知。
    从杜心蕊那清澈如水的眼眸中,少司命仿佛看到了一个与自己认知截然不同的刘铭。
    杜心蕊,这个名字恰似她的人一般,散着一种独特的魅力,如同一朵盛开的鲜花,娇艳欲滴,芬芳四溢。
    她的美丽,是那种浑然天成、无需刻意雕琢便能吸引众人目光的自然之美,无论是在校园时代还是如今,都始终如一。
    自学生时代起,杜心蕊就如同一只轻盈的蝴蝶,在爱情的花丛中翩翩起舞。
    虽然她并未将这些恋情昭告天下,但从她身边如蜂蝶般环绕的众多追求者中,不难窥见她在爱情方面的魅力。
    她一直都是那个被爱簇拥、被呵护有加的幸福女孩,然而,这也使得她在学业上分心,成绩始终不尽如人意。
    对于杜心蕊来说,刘铭不过是众多倾慕她的男孩中的沧海一粟。
    她甚至已经记不清刘铭是第几个对她倾心的人了。
    当一个女子被众多人追捧时,往往会因为这种众星捧月般的待遇而变得有些娇纵,甚至有些任性。
    然而,当她的心被某一个人真正俘获时,她又会展现出完全迥异的一面,变得温柔似水,乖巧顺从。
    年少时的杜心蕊,犹如一朵过早绽放的花朵,在恋爱的漩涡中迷失了方向,并未收获太多实质性的成果。
    相反,她在感情的海洋中付出了无尽的心血,却只换来了寥寥无几的快乐。
    时光荏苒,曾经那个天真烂漫的少女,如今已如一片荒芜的沙漠,内心不再像昔日那般充满生机与活力。
    少年时期的刘铭,恰似那冬日里的暖阳,温暖而亲切,给人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。
    他的性格与张莫离迥异,犹如白天与黑夜的对比。
    刘铭的智慧和能力如同深埋地下的宝藏,虽然不似张莫离那般耀眼夺目,但却蕴含着无尽的潜力。
    无论面对何种难题,刘铭总能以其独特的方式巧妙化解,让事情如他所愿地展。
    然而,当刘铭日渐成熟,他开始审视自己过往的行为,不禁觉得那般行事方式犹如一场荒诞的闹剧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